古麟州与杨家城

州城建置
烽火年代
峥嵘岁月
城内遗址

杨家城是唐宋时期的古麟州城,也是北宋与西夏对立时代的重要边关。此城举世闻名,就因为是“杨家将”主要人物杨业(或名继业)的家乡。

唐宋时期,今天的榆林市区域内有三个较大的州城。这就是西边的盐州、东边的麟州和中间的夏州。这三座州城的规模与起建年代差别很大。盐州是原灵州、朔方地面分并而来,城小于麟夏二州,可是地处民族纷争的浪尖上,城垣多次毁而再建,每因势力范围伸缩而移位。麟夏二州城,虽也有过一两次毁而复兴,但只是原址上的重修扩建,没有移动城的定位。至于麟州和夏州州城的来历,既不同时代,又不同等级。夏州城是东晋十六国时期,匈奴人赫连勃勃所建的大夏国的都城,原名统万城。城垣是4世纪初,按预定规划一次性修造而有既定规模。麟州城则是在原秦汉时代纯军事砦堡的遗址上发展而来。城垣不是一次定形,城墙起伏随山势而变,并不是规划式的方城。

新·旧《唐书·地理志》和《寰宇记》(卷三八)都明言麟州初建时是割胜州之连谷、银城并置,“领县三”,即治所新秦与银城、连谷。同时记,“户为两千四百二十八,人口一万九百三。”而这一万多人,又分布在3个县里,当时的麟州城(即新秦县城)能有多大,可想而知。只不过新秦因成麟州治所之后才扩展。连谷与银城则一直仍以军事要塞成为麟州城的“卫士”城,而瞭望于州城南北。实际上,新秦、连谷、银城在当时彼此大不了多少,约为四分之一平方公里。它们都是秦长城在今窟野河畔东山头上并立的较大堡砦。唐·天宝元年麟州正式建置,州城依然不大,新秦城垣没有改变。就是后来宋相文彦博诗中所言红楼下的“高城”,也只是当年秦长城上的一大台墩,新秦古堡依其为西城墙。西城无门,当时凭“高城”瞭望,尚无城楼。

唐·德宗贞元二年(786),吐蕃破麟州,“夷其城郭”,州城第一次遭到破坏。唐王朝亦因此而对麟州城安边(对少数民族的统治)之要的重视。所以,贞元年间的复兴,使城垣向北伸展,由口成吕,扩大了一倍。“高城”仍是西城墙。出于军镇需要,后来“高城”上修了红楼(即城楼),红楼下的百草坪(这里的“百草坪”,不是(屈野河西)羌山梁上的“白草坪”。)尚在西城墙外。从此,红楼也就成了麟州城的标志性建筑物,名留后来诸多史家文人的笔下。

后至晚唐,沙陀人李克用雄起晋阳,为了扩大势力范围,奏请河外麟、胜诸州隶河东。从此,今神、府两县地,位居河西却由河东管辖。至五代,中原混战,麟州却因远在河西而偏安。遂,地方土豪相继,先有折氏驻守,后有麟府分镇。折从阮东镇河防,杨弘信麟州起家,杨家城成了东西二连的环套城。东城成为民居集中之处,西城成为官家军政理事之所,当地保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安定。麟州城也因为杨家从五代至宋,五辈人连官,三代人在地方执政,被民间称为“杨家城”。这期间,正是州城扩大重修的时候,连百草坪也被包进西城。西城成为驻军与官员出入的军政衙门殿堂要地。官家人员多穿锦绣衣着,故民称西城为“紫锦城”。这时杨家城城垣比原来又扩大了一倍,二二成四,相当于原古堡新秦城的四倍。“高城”已成为二连城中间的制高点;“高城”上的红楼也位居麟州城的中心了。

入宋以后,麟州城成为宋夏对立的边关要地,战乱频频,除专用于军事上的瓮城和南护城寨、南外城与烽火堠望之类,城垣只有加固,再未见有什么扩展。

杨家城遗址,经过近年政府职能部门进行勘探,初步明确了许多大型建筑物的位置。其中主要是红楼、州府大殿、古井、将军山庙、古堡城寨和南外城、教场等。这些建筑遗迹记录着古麟州城的各个时代面貌,也为我们表述着它们所经过的历史风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