范仲淹

    范仲淹,苏州吴县人,年丧父,母亲改嫁,四岁时随继父迁至淄州长山。为了励志,他寄宿苦读于山间僻静的“醴泉寺”,因家境贫寒,常常用两升小米煮粥,隔夜粥凝固后,用刀切为四块,早晚各食两块,再切一些腌菜佐食,吃后继续苦读。由此,为后世留下了“断齑画粥”的美誉。

    1015年,范仲淹苦读及第,被朝廷授予广德军司理参军。后历任兴化县令、秘阁校理、陈州通判、苏州知州等职,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。康定元年即1040年,与韩琦共同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,采取“屯田久守”方针,巩固西北边防。庆历三年即1043年,出任参知政事,上疏《答手诏条陈十事》,提出十项改革措施。不久,新政受挫,范仲淹被贬出京。皇祐四年即1052年,改知颍州,范仲淹带病上任,于途中逝世,时年64岁。朝廷追赠他为兵部尚书、楚国公,谥号“文正”,世称范文正公。他倡导的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,对后世影响深远。有《范文正公文集》传世。

 

    1038年,党项族人李元昊称帝,建国号大夏,史称西夏,定都兴庆,即今宁夏银川,与宋朝的外交关系正式破裂。次年,为逼迫宋朝承认西夏的地位,李元昊率兵全线进犯北宋边境。由于北宋积贫积弱,边防空虚,宋军一败于延州,再败于好水川,三败于定川寨。1040年,在北塞危难之际,范仲淹临危受命,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,即今陕西延安,开始了他三年多的戍边生涯。

    当时,延安、榆林、神木一带为西夏出入边关的通关要冲,神木那时称“麟州”。有“杨家城”立于此地群山一高岗,可谓“西屏榆阳,东拒河朔,南卫关中,北控河套”,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与险要,是入侵中原的一条重要屏障。这里的秦长城和城堡边寨为历代防御壁垒,多有重兵驻扎守卫,是抗敌的最前线。自五代十国、杨业在麟州自立刺史以来,这里一直战火不断。李元昊多次亲率大军攻占,屡被麟州军民击退。作为前线一位重要指挥官,范仲淹常常要视察战区,了解敌情,筑建坚固的防御体系,也要犒劳军队,鼓舞士气。这年秋天,他一路北上,跋山涉水,到前线慰劳军民。越往北走,秋色愈浓,黄叶飘落,枯草凄凄,朔风哀号。由于常年战乱,民不聊生,哀鸿遍野。当他进入麟州地界,站在城堡之上,举目塞外,荒凉无限,一种伤秋悲秋、沉郁悲悯的情绪充斥在他的心头。戍边以来,不寻常的经历和情感体验,以及为国担忧、为民分愁一齐涌上心头,遂写下了《渔家傲·麟州秋词》。全词为:“塞下秋来风景异,衡阳雁去无留意。四面边声连角起,千嶂里,长烟落日孤城闭。浊酒一杯家万里,燕然未勒归无计。羌管悠悠霜满地,人不寐,将军白发征夫泪。”

    相传,范仲淹在戍边时所作的系列《渔家傲》原有数阕,皆以“塞下秋来”为首句,被欧阳修称为“穷塞外之词”;但唯有在神木境地写就的《渔家傲·麟州秋词》这首幸运地流传下来,其他尽消失在了历史烟云中。通读此诗,境界苍莽恢弘,气概辽远悲壮,描绘了当时塞上一带久经战乱的艰苦环境和苍凉情调。它不仅成为了范仲淹的代表作,也成为了我国古代边塞诗词的经典之作,被后来的史学家誉为“词史”,广为传诵。